當下正值小麥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3月12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洛陽市農林科學院小麥所段國輝、張學品研究員和偃師區農技推廣中心站長袁志平應偃師區山化鎮臺溝村種植戶的訴求,深入田間地頭,針對旱地晚播弱苗開展調研指導,助力小麥穩產增收。
在臺溝村麥田,科技特派員仔細查看了小麥的生長狀況,并與種植戶深入交流,詳細了解整地、播種及田間管理情況。通過實地觀察和分析,得出當前小麥弱苗問題的主要原因有:1、整體質量差。前茬谷子收獲后未及時深耕,秸稈還田不徹底,根系難以下扎;2、播種過深,出苗受阻。種子萌發后出土困難,幼苗營養消耗過大,形成“弱苗”;3、播后沒有鎮壓,墑情散失。土壤虛松,水分蒸發快,影響幼苗吸水吸肥;4、弱苗繼發病害,弱苗抗逆性差,易受病蟲害侵襲,進一步影響小麥健康生長。
針對小麥弱苗現狀,科技特派員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三項切實可行的春管措施:1、鑒于旱地無法灌溉的情況,需趁墑追肥或雨前追肥,畝追尿素10-15kg,及早促弱轉壯;2、在墑情不好情況下噴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葉片和植株健康生長;3、病害早防治,結合葉面噴施聯合開展病蟲害防治措施,采取綜合管理手段,確保小麥健康生長,減少病害發生。除此之外,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還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旱地小麥一定要精細整地抓時機、嚴控播種深度,播種前后鎮壓,確保播種質量。臺溝村種植戶聽后紛紛表示,科技特派員的指導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為他們解決了實際生產中的難題。
本次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一線,不僅為種植戶提供了精準的技術服務,還進一步提升了基層農業生產的科學化水平,充分體現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