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男,漢族,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洛陽市偃師區關愛退役軍人協會秘書長、河南青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先后榮獲“河南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河南省優秀第一團支部書記”“洛陽市最美退役軍人”“洛陽市優秀青聯委員”“偃師區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
軍營鑄魂:從“海軍戰士”到“創業先鋒”,軍人底色繪就奮斗藍圖
“兩年的部隊生涯,讓軍人的品質深深融入了我的靈魂。”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張晉心中永不褪色的軍旅情懷。從海軍軍營到商海沙場,從青澀戰士到企業家,退役23年來,他始終以“不拋棄、不放棄”的軍人本色書寫人生答卷,用“發光發熱”的責任擔當詮釋擁軍初心,在奉獻社會中擦亮退役軍人的閃亮名片。
2002年,帶著對軍營的戀戀不舍,他結束了兩年海軍生涯。迷茫中,部隊教會的“堅韌”成為他的指南針——在司法局、政法委、巡警隊歷練時,他擠出時間自考法律大專,三年苦讀拿下文憑,為人生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2006年,張晉毅然放棄“鐵飯碗”,一頭扎進民營企業成為業務員。每天都幾乎奔波在外,碰壁、委屈、零業績的挫折接踵而至,連續兩個月顆粒無收讓他一度彷徨。這時,部隊指導員“遇到事情沉著冷靜、勇于亮劍”的教誨在耳畔回響。他白天跑客戶、摸市場,晚上學策略、鉆業務,第四個月便拿下150萬訂單,成為銷冠。五年間,西北五省的縣市留下他的足跡,近9000萬的業績是他用腳步丈量出的勛章。從銷售經理到副總經理,再到創辦兩家企業,承接200萬平米暖通工程、服務300余家環保企業,他用“燃燒夢想、擬定計劃、付出行動、永不放棄”的16字心得,書寫了退役軍人的創業傳奇。
初心如磐:從“崗位建功”到“服務大局”,責任擔當彰顯軍人作為
“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我雖退役但不褪色,要用光和熱照亮別人。”這是張晉常掛在嘴邊的話,更是他踐行多年的承諾。作為洛陽市青聯委員、偃師新聯會秘書長和偃師區關愛退役軍人協會副會長、秘書長,他始終圍繞中心大局,把軍人的擔當延伸到社會服務的方方面面。
在嵩縣箭口河村擔任第一團支部書記時,他深入青年群體宣傳黨的政策,用軍人的赤誠凝聚青春力量,被授予“河南省優秀第一團支部書記”。建黨百年之際,他帶領146名新聯會成員開展“凝聚新力量、筑夢新時代”系列活動;為助力洛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他組織青年代表從科技、交通、生態等視角展現城市新貌,號召有志青年扎根洛陽。從韓國農業科技交流帶回先進理念,到擔任青年創業導師傳遞經驗,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不退志”的責任擔當。
為了讓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張晉于2022年和志同道合的退役軍人一起成立了洛陽市偃師區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每逢春節、“八一” 等節日,他都會代表協會為部隊官兵、消防指戰員送上“愛心西瓜”、礦泉水,牛奶、大米、食用油等。除此之外,他還會在平時走訪慰問困難退役軍人家庭,為退役老兵送去慰問物資。
大愛無疆:從“家國情懷”到“躬身奉獻”,點滴善舉溫暖社會人心
“如果沒有國哪有家,沒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作為海空衛士王偉的戰友,張晉始終將家國情懷深埋心底。事業有成后,他把感恩化作行動,在公益路上步履不停。
在愛心助學路上,他累計組織捐贈近18萬元,資助6名貧困學生圓求學夢;疫情來襲時,他牽頭組織捐款捐物30余萬元,帶隊慰問15個抗疫卡點45余次,用軍人的沖鋒姿態筑牢防線;洪水肆虐時,他第一時間籌備20萬元物資送往災區,讓“迷彩綠”成為防汛救災的暖心底色。一張張榮譽證書見證著他的付出:“河南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感動中國地暖行業人物”“洛陽市最美退役軍人”“洛陽市優秀青聯委員”……每一份認可,都是對他“退役不褪色”的最佳注解。
從軍營到地方,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初心;從戰士到企業家,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擔當。張晉用愛崗敬業的執著、勇擔重任的堅韌、無私奉獻的溫暖,詮釋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最美模樣。他就像一面旗幟,在平凡的崗位上閃耀著“擁軍愛黨”的璀璨光芒,成為無數退役軍人心中的榜樣,更成為新時代最美擁軍人物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