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南北高中間低,地貌景觀略呈槽形,地表形態復雜多樣,大體可分為山地、丘陵、坡地、平原四種類型,其中山區占16.7%、丘陵占51.9%、平原占31.4%;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4.8℃,零度以上積溫5419.3℃,年平均降水量537.3毫米,無霜期313天,年日照時數為2045.1小時。伊、洛兩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境內河道全長53.99公里,形成廣闊的沖積平原,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優越,現有耕地36.8萬畝,其中水澆地20.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5.7%。
近年來,偃師區認真貫徹上級關于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的政策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培育了優質小麥和小麥良種、鮮食葡萄、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畜牧養殖等5大特色產業。“偃師銀條”、“偃師葡萄”、“偃師小麥”通過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全區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總數達750余家,被確定為河南省家庭農場示范縣、省級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示范縣,被授予“全省畜牧業重點縣(市)”和“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示范縣(市)”。
全區小麥良種繁種基地6萬畝以上,培育并通省級小麥審定品種43個,國審小麥品種4個。良種銷售輻射豫西、豫東、豫南和黃淮海小麥產區等11個省、市,年外銷種子2000多萬公斤。優質的小麥原料催生了一批面粉加工企業,培育了永豐面業、洛陽盛隆實業公司等5家規模較大的面粉加工企業,年生產加工面粉16萬噸,銷售收入4億多元,帶動農戶12萬余戶。
蔬菜種植10萬畝,是著名的春茄、圓白菜、馬鈴薯種植基地。銀條是偃師獨有的地方特色品種蔬菜,2010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2019年“偃師銀條”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鮮食葡萄種植3萬畝,栽培歷史悠久,成熟的葡萄糖分高、顆粒大、色度鮮、口感好、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高,被譽為“冰糖葡萄”,2002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2020年12月,成功創建偃師葡萄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畜牧養殖產業近年來以河南迪升食品有限公司、洛陽六合慧泉食品有限公司等屠宰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生豬、肉雞產業,基本形成以“河南迪升食品有限公司+正大、新大牧業+農戶合作代養”的生豬產業鏈、“洛陽六合慧泉公司+標準化肉雞飼養場的肉雞產業鏈”,實現了全區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大力培育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成立了洛陽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家和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引領、優質服務等有效措施,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有偃師特色的農業產業化之路。